星期一, 10月 22, 2001

《湖泊班記事》雙連埤知性之旅

活動日期:2002.10.20~21
指導老師:邱錦和老師
紀錄:雅蓉


進入雙連埤的入口,映入眼簾的是階梯式的田野,石頭砌成的田埂,猶如蝙蝠或筆架的山形,沿途風景美麗山路宛若遊龍。位於海拔500公尺的雙連埤,不失農村的樸素及清,柳杉成林,也可嗅到杉木的氣息,伴著湖光水色,鳥語花香,足以舒爽身心,實在難得。由陶磁山、紅紫山、三尖山及大桶山等環繞而成的湖泊。湖邊的石頭道路及柔性的土堤,湖面草波蕩漾,更有浮草漂浮成島,隨著颱風或時而漲起的水位,移動位置,而溼地的挺水、浮葉或沉水植物相當風饒可觀。

湖面湖底的野生菱角(鬼菱)、李氏禾、野薑花(穗花三奈)、荸薺、燈心草、水毛花、卵葉水丁香、無刺莎草、五節芒、香浦、白花穗蓴、眼子菜、蓴菜、田蔥、華克拉莎、水社柳、覆瓦莎草、小莞、三角剪、水竹葉、鴨舌草、水豬母乳、榖根草、白花紫蘇草、水虎尾等數百種水草皆在此皆可尋覓芳蹤。

* * * *

夜遊
說實在的,若不是參加活動,誰會在晚上跑到黑漆漆的湖邊,拿著手電筒'尋寶'呢?在無光害的夜間,首先登場的是滿天的星斗,原來銀河就在我們的頭頂上,眼睛所見的是幾百萬光年遠傳來的光芒,神奇的是大夥居然能用手電筒"直指"星點,告訴我們天鵝、天琴、天鷹等星座,織女星及牛郎星隔著浩瀚的銀河遙遙相對的故事,那是我從未想過的事。
一路上,嗅到了佛手柑的芬芳,它的果實形狀特別極了,耳邊更不時傳來蟋蟀舞動翅羽作響的聲音,伴奏者拉杜希氏赤蛙"給….給….."的叫聲,更看到了螢火蟲閃爍著可愛而明亮的螢光,提著手電筒造訪大自然時,更看到了路邊小水灘中的虎皮蛙、蚱蜢、蛾及前所未見的怪蟲,經過查證,才知道這多腳的怪蟲,原來是蜈蚣的進親-------"蚰蜒",擁有十四對步足的它,前後各一對觸鬚,足部關節多有棘刺,多為夜間活動,以小昆蟲為食。夜晚造訪大自然,雖然因怕黑而感到些許害怕,但在大家的陪伴下,融入四週的環境中,你可以發現許多寶物深藏其中,收穫豐富喔!

摸蛤仔
生平頭一遭摸蛤仔,那水底軟泥踩起來像奶油軟綿綿地,平日被鞋襪隔離的天足,首次嘗鮮,對泥中的田蛤特別敏感。只見大家紛紛脫下鞋襪,進入水田中,像是進行競賽一樣,開始尋找田蛤,不一會兒手中就捧著大大小小的戰利品,真有成就感。

拈花惹草
在雙連埤的生態教室中,我們將清晨採集而得的植物素材當成材料,主題自定,在一張小卡紙上去營造一個"自然心世界",雖然每個人的想法不同,但表現卻同樣令人囋嘆!

搶救水草大作戰在回程的陸上,我們在下埤作短暫的停留,邱錦和老師分派任務,分頭尋找指定水草,如水馬齒、定經草、水竹葉、小莞、野慈菇、水蕨等,之後就地分贓,回去後各自進行水草保育工作,把以前在宜蘭隨處可見的水草帶回去撥種,以防時空造成的物換星移,使珍貴水草消失殆盡。

* * * *

生態環境介紹
這次的行程邀了女兒一同體驗大自然,上山途中便被窗外的群山綠景給迷住了,真的好漂亮;雙連埤位處員山鄉,屬於私有土地,目前的湖山國小分校已改為雙連埤自然生態教室,供學校、社會團體做生態觀察活動、住宿之用。分配好房間,放妥行李,在視聽教室裡,邱老師以幻燈片為我們講解雙連埤目前的生態與環境,透過精采的解說後,雙連埤豐富的植物生態正等著我們去探索。

探索大地之心
接觸雙連埤的首要任務,就是去感受它的聲音、氣息,和小慈來到我們所選的小天地紅鳳菜園,母女倆難得有這麼棒的獨處天地,坐在群山圍繞的園子裡,我們觀察、紀錄、閒聊、拍照或靜坐在菜園中觀望遠處的蝙蝠山(形狀像一隻展翅的蝙蝠),體驗風的輕撫、山巒的美麗景色和大地的呼吸,置身在這自然環境中,彷若做著大自然SPA般,感受到無比的享受與自在。

台灣生態之旅
下午2?4點,文化中心有一場關於環境生態的演講,大夥用畢午餐後,驅車前往文化中心;由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徐仁修先生主講,透過240張的幻燈片及主講人幽默精采的演說方式、動人內容吸引全場觀眾,小小聽眾還真不少呢!這場演講使我對荒野保護協會進一步的了解,他們置生於台灣生態環境的遠見理想,讓人不得不為他們舉起雙手鼓掌致敬;台灣的生態環境若不再好好珍惜,隨意開發、破壞、污染,其後果可想而知了,難道這是你我想要的嗎?

夜間觀察
晚餐後循著環湖道路做夜間觀察,仰望星空,哇?牛郎、織女隔著銀河出現在我們上頭耶,還有天鵝座、天琴座、天鷹座........等等,可是待我們繞個彎後,雲層不知何時已悄悄地遮住星空了,草叢裡的青蛙家族和夜間昆蟲、螢火蟲陸續被眼尖的老師、同學們發現,也為它們拍了不少寫真。在樹幹上還發現一隻名叫蚰蜒的昆蟲,它有十四對細長的腳,顏色有點暗紅色,屬於蜈蚣家族,但我覺得它比蜈蚣漂亮多了。

經過佛手柑園子時,摘片葉子搓揉,清香的柑橘味道聞的好舒服,頭腦頓時清醒不少;不過,此時小慈突然鬧肚子疼,一走動就不舒服,多虧了國忠(這次的活動組長)的幫忙,一路背著小慈回生態教室,而莊大哥的醫術適時解除小慈的疼痛真是太幸運了,不然可得摸黑下山找醫院呢!回到生態教室後,有些同伴已累了梳洗後早早就寢,也有幾位同伴,聊天聊到12點才甘心去睡覺,或許與我一樣的想法不願浪費這難得的山中夜晚,我與另一同伴坐在門外台階上,時而聊天、時而沉思,享受夜晚的微風與寧靜。

拈花惹草
Good moming清晨5:30被喚醒,清晨的雙連埤薄霧飄緲於湖面山間,空氣清新聞起來好舒服ㄋ。一行人穿越在田埂間,採集一些花草植物準備用來做植物貼畫。視聽教室裡每位同學埋首於自己的創作中,各個形式的植物貼畫生動又活潑有趣極了,最後,有請繪畫專家莊大哥為大家的作品一一講評分析。

湖濱散記
用完早餐後,開始要去探索因夜晚而無法細看的動ˋ植物;老師要我們換上雨鞋,領著我們直往湖邊 "草澤"開卡蘆走去,穿越在比人還高的開卡蘆草叢裡,好像置身在亞馬遜叢林內,不時聽到前方的同伴呼喚著後面的要小心,此處有凸出物ˋ水漥........等等,七彎八拐的終於讓我們走出來了,感覺刺激又好玩。

你摸過蜊仔嗎?接下來老師又領著我們下田摸蜊和大大的蜆(台語稱做田貝),走到老阿公的土角厝前田裡,光著腳ㄚ子踩在軟軟的軟泥上,第一個感覺是有點噁心耶,但是,為了讓小慈體驗一下摸蜊的樂趣,只好誘著她一起遼下去囉。結果這小妮子玩得不亦樂乎,手上一堆大田貝,捨不得離開。

同學囔囔著要去抓鬼,別急別緊張這鬼指的是鬼菱,野生的菱角亦稱野菱;因長相特殊兩端有著尖尖的角,還有眼睛、鼻子、嘴巴喔!像極了日本鬼面;而它的生長環境較挑剔,指在乾淨無污染的水質中生存,目前全台灣只在雙連埤才看得到它喔;來到湖邊老師與兩位同學乘著竹筏至湖心,採整株的野菱也撿一堆浮在水面上的乾野菱,帶回去與小朋友分享。湖埤因為曾被地主放水,加上一些沈水植物腐爛堆積,導致中央形成一個浮島稱為"草毯" ,草毯上植物生長豐富。上埤自然植物生態資源豐富多元,李氏禾算是這裡的老大量最多,還有水社柳、水丁香、長梗滿天星、馬來刺子莞、眼仔菜、黃花狸藻、白花穗蓴、無翅莎草、鴨舌草、田蔥....等等。

下埤生態觀察
下埤的水早被地主放光了,如今已是一片草澤農地,大夥冒著雨依照老師的指示採集,在這片土地上尋找一些植物,好幫他們的家族找個新家,免的變成絕種植物,有野慈姑、鐵馬齒、水虎尾、半根蓮、定莖草.....等等。

瓦耐 瓦耐 雙連埤
整個活動在下午四點圓滿結束,兩天的行程在老師的帶領下,深入了解與探索整個雙連埤的環境生態,大自然是如此的令人感動,它不只是靜態的風景畫,也是貼近生活的、真實的,更需要我們用心去欣賞、去認識、接觸它,但可不要去破壞它喔,例如隨意的放生,這可是會大大影響雙連埤的生態呢!經過這次活動後,對於湖泊、水埤的生態環境收益良多。瓦耐 瓦耐 雙連埤.......